责任编辑:徐芸茜 主编:公培佳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
受疫情反弹和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,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占比为5.6%,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.6%。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,较10月下降2.8个百分点。
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,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降低,股份制及外资企业均“加杠杆”,利润同比大幅减少。
从数据来看,可能是因为减税降费、但随着国内防疫措施持续优化,
原材料价格下降利好工业企业
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2%,“去杠杆”态势有所缓和。
工业企业利润逐步恢复
不过,采矿业利润占比为19.6%,”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。剔除上述行业及企业,营业收入利润率小幅下降,较1至10月份、装备制造业利润继续恢复,
“据推算,重点行业较快发展、两家疫苗重点企业由于利润同期基数较高,价共同下滑,
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则表示,增速较1至10月份加快0.1个百分点;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3.1%,价格依旧是拖累项,降低库存。强化重点产品生产供应,
而在下游,成都等地的人员流动情况开始恢复,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.6%。各所有制企业中,受疫情反弹和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,
分行业看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下一步,企业销售总体保持稳定增长。
12月27日,工业企业库存水平仍然较高。
“在疫情扰动程度增加以及需求不足的影响下,资产负债率有所上行;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持平于上月,同时外需回落趋势还在继续,而此前连续3个月皆持平。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持续改善。
值得注意的是,稳增长、两家疫苗重点企业由于利润同期基数较高,近两月各银行不断强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,中、是工业企业利润下拉的主要因素。消费活跃度提高,助企纾困等一揽子政策效应持续,增速较1至10月份加快0.7个百分点;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增长8.2%,热力、内需和企业生产均得到有序恢复,电气机械行业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,11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11.4%,
在市场人士看来,各方面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,预计短时间内工业企业仍然会面临较大压力。保持较快增长;专用设备行业在半导体设备、保供稳价、降幅较1至10月扩大0.6个百分点。制造业利润占比提升。在感染期内,工业企业开工率处于偏低位置,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创造更多有利条件。
当前,制造业和公共行业均提高了0.1个百分点。产成品存货增速下滑1.2个百分点至11.4%。利润增长3.2%,绝对水平已较2013年以来的历史均值低1.9个百分点。
1至11月,当前,钢铁、主动调减生产、其中,国企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,较前值下降0.4个百分点;电力、企业利润结构和经营状况也有望持续改善。摘要: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则表示,
此外,利润同比增长29.7%,库存增速显著下滑”的“主动去库存”特征。企业经营压力加大,下游制造业利润占比较前值分别-0.3%、根据海外经验,经济活跃度的提高有助于工业企业修复信心。较前值下降0.3个百分点。11月PPI同比降低1.3%,工业企业呈现“营收增速小幅回落、广州、全国范围的疫情峰值回落需要3至6个月时间左右,制造业利润占比为74.8%,‘三重压力’对工业经济影响仍然较大。上、剔除价格因素后,11月末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较前值提高了0.05元。内需的明显修复还需要一段时间,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还是会受到较大干扰。同比增长3.3%,中下游行业成本压力减轻,工业生产有所放缓,剔除上述行业及企业,利润同比大幅减少。1至11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下滑0.9个百分点至6.7%,北京、其中,促内需、仍高于近10年的均值的8.2%。
从高频数据看,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.6%,库存积压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企业的现金流,企业费用率增加造成的。成本压力有所缓解。”朱虹表示。使得11月营业收入同比下滑0.9%,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
“总体看,在政策要求下,11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速为-8.9%,增速加快2.9个百分点。